甘肃天水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甘肃天水市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把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作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按照“抓发展、促规范、强服务、拓领域”的合作社建设和发展目标,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典型示范、宣传培训等措施,大力提升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2016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达4100个,新增1552个,合作社成员17.2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数27.5万户;167家合作社联合组建了20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2家联合会;全市1034个贫困村共创建1703个合作社,参与合作社的贫困户数达7万余户。合作社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手工业等多个行业,基本实现了农民合作社在特色、优势和主导产业领域的全覆盖,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主导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80%以上。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体呈现出数量快速增长、规模日益扩大、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建设管理日趋规范的良好态势。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2009年以来,相继制定出台了《天水市农业局等13部门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4个意见、1个方案、2个办法系列政策文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合作社发展环境,从资金、税收、人才、信贷、项目、用地等方面予以明确。2015年,成立了由市农业局、市发改委等10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级农民合作社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下发了《天水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定管理办法》,各县区也建立了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具体政策和措施,为合作社的迅速发展打下了稳固的政策基础。

二是开展示范建设,带动规范发展。大力开展以规范和提升农民合作社产权关系、治理结构、利益分配、财务管理、生产经营为主要内容的示范社建设行动,深入推进合作社的规范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信息化的“五化”建设,积极引导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及监测暂行办法》创建各级示范社。2016年,积极开展了国家级示范社申报和第七批市级示范社评定工作,新创建两级示范社57家。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各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60家,其中部级26家、省级74家、市级234家。

三是依托项目资源,抓好财政扶持。坚持做好国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项目的组织申报和落地实施工作,对每一个申报和承担扶持项目的农民合作社都按申报条件和要求进行认真细致的筛选、备案、监督和评价管理,扶持合作社增强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实力,逐步树立了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带动力的示范合作社。同时,市上每年整合农业产业化资金用于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2012年以来,已累计安排扶持资金约585万元,扶持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85家。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成效。一是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秦州区罗玉大樱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依托当地优势特色产品,积极带领当地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经营,带动建成了秦州区罗峪沟万亩大樱桃基地、秦安刘坪万亩优质桃基地、麦积区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和新三阳万亩鲜食葡萄基地等一大批产业基地,土地产出效益大大增加。二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甘谷县蒋老五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武山绿源豆类专业合作社、麦积区新民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秦州区藉口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合作社积极兴办营销型、加工型、贮藏型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清水县金果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每年培训社员及周边果农近千人,推广阿斯、俄矮2号等优质苹果品种,推广深挖丰产沟栽培、黑膜覆盖等技术,有效促进了果园生产技术的提升。四是促进了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秦州区林联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实行标准化生产,开展统一技术指导,抓好规范生产流程,成功注册“林联蜜园”商标,并取得了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同时也是阿里巴巴网络优秀供应商。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近60家合作社拥有70个商标的注册权,获得37项农产品质量认证,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