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是在养鸭当中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如果没有即时的发现的话,会产生大量的损失,该病症状及治疗方法如下:

1、疾病症状
鸭病毒性肝炎常发生于4周龄以内小鸭,5~15日龄的雏鸭最容易感染,最早的3日龄雏鸭即可发病,且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周龄内的小鸭死亡率可达95%以上。
2、疾病治疗
(1)使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好。种鸭开产前一个月用弱毒疫苗进行第1次免疫,2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每次肌肉注射1毫升;或者在开产前2~3周,同时用鸭肝炎油乳剂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进行免疫;对无鸭肝炎母源抗体的雏鸭于1日龄皮下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1ml/只。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于7~10日龄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2ml/只。
(2)对发病鸭应尽早采用抗鸭肝炎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治疗,按每只雏鸭1毫升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同时适当配合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附:鸭关节炎怎么办?
1、疾病症状:
鸭关节炎综合症与多种细菌感染有关,发病关节肿胀,呈紫红色,触诊有热感,病初局部较软,而后逐渐变硬,表现严重跛行或不能走动,采食量减少,体质逐渐消瘦,死亡率增加。
2、治疗方法:
可选用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对轻度感染和病状较轻的鸭群,可把药物混入饲料或饮水中。病情严重时,可全群进行肌肉注射。
a、土霉素碱,按0.08%~0.1%比例,均匀地拌入混合饲料中,连续治疗5~7天。
b、卡那霉素注射液,每只10毫升含药量1克,可供50~100只病鸭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治疗2~3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