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扶贫小额信贷带动66万余贫困户产业增收脱贫

湖南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产业扶贫,把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作为“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和加速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新的孵化剂、增长极。截至9月末,全省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9.4亿元,贷款余额60多亿元,带动22万多户66万余贫困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脱贫。

创新金融产品精心打造标杆品牌

湖南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扶贫机制。针对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难题,从2013年底开始,先后试行了村级扶贫互助金、中和农信小额信贷、村级微型担保平台、扶贫农业企业担保、县级融资担保平台等多种模式,最后在总结麻阳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2014年11月底,正式推出了以“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为核心内容的扶贫小额信贷模式。

该模式针对贫困农户的特点量身定制以诚信度为主要指标的评级授信体系,使贫困农户贷款可获得性从不到5%跃升到85%以上,解决了“贷款难”的问题;所有扶贫小额信贷实行同档基准利率,解决了“贷款贵”的问题;对贫困农户贷款发展产业,实行财政全额贴息,解决了贫困户“用不起”的问题。同时,在县一级设立风险补偿金,为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提供担保、分担风险,合作银行按照1:10比例发放贷款,解决了银行“不敢贷”的问题。

一年多来,湖南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完善顶层设计,创新发展打造品牌,构建了“2+11”政策体系,“2”即出台了2个纲领性文件,“11”即指导麻阳县形成了11个实施细则。扶贫小额信贷正成为金融精准扶贫一张靓丽的名片。

创新信贷模式不断完善制度体系

湖南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政策机制,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日臻完善。一是出台贴息政策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工作的通知》,明确省里设立贴息专项资金,扶贫小额信贷实行贫困户脱贫不脱政策,只要是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做到凡贷必贴,全额贴息,最长可以贴3年。二是推出分贷统还模式。即在扶贫产业项目中,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由贫困农户申请贷款,由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负责统一使用、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偿还本息,共享收益的扶贫小额信贷模式。为规范操作,制定印发了《扶贫小额信贷分贷统还合作协议(参考模本)》。凡实施分贷统还的项目,由扶贫部门、合作银行、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贫困户共同签订“四方协议”,贫困户人手一份。这种模式提高了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组织程度,抱团取暖,为小额信贷迅速扩大规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打开了大门。为了进一步规范分贷统还工作,近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分贷统还工作的通知》。

如宜章县在全县选择34家扶贫企业,由贫困户贷款加入项目投入。去年全县累计发放贷款1.06亿元,带动2460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户均贷款4.15万元,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贷款项目收益率12%以上。江华县利用分贷统还模式,由县里组建扶贫投资公司,发动1.8万贫困人口从县农商行申请获得小额信用贷款1.8亿元,与全国最大的养殖企业——温氏集团合作,建设一个年出栏20万头的牲猪养殖场,采取委托帮扶形式,受益年限达20年,年人均收入1080元。

三是完善风险补偿制度。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的意见》。明确风险补偿金原则上每县建立一个,实行所有金融机构共享。风险补偿金每县初始规模为200—300万元,然后按1:10的比例弹性增长,进行补充调整。风险补偿由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分担,以政府为主。目前,湖南省正在制定《关于进一步创新机制大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意见》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两个规范性指导文件,将进一步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创新办法举措积极稳妥科学推进

湖南按照“扩面、提质、增量、高效、安全”十字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一是实行两个全覆盖。扶贫小额信贷覆盖全省所有131个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县市区,覆盖2015年清理后确定的67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二是强化培训。省里先后组织了5期金融扶贫业务培训班,培训到市县两级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农信社(农商行)主任(行长)以及具体的操作人员。每一期培训班,省里分管扶贫开发的领导都出席并做重要讲话,对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亲自动员部署,强力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层层举办业务培训班,将政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做到干部明、农户懂。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全省举办各类培训班2680多期,培训40多万人次。

三是典型引路。2015年,麻阳、宜章2县投放小额信贷过亿元,省扶贫办及时以省政府通报和扶贫简报的形式,将两县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做法下发到各地,要求大家认真学习借鉴,扎实推进工作。今年,在第二季度的首月,召开了规模大规格高的现场推进会。戴道晋副省长出席并讲话,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省农行、省邮储行、省人保财险公司等相关金融机构负责人,以及14个市州131个县的扶贫办、农信社系统一把手共200多人参加。在麻阳县精选的6个金融产业扶贫点上,大家对评级授信、贷款发放的具体操作程序进行详细了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典型推动下,截至9月末,有宁远、永兴、宜章、新田、江华、双牌、新化、平江、溆浦、零陵、道县、桑植等12个县新增贷款投放过亿元。

四是加大督查。实行一月一报,一季度一分析一通报的工作制度。截至今年9月,按季度6次通报了小额信贷进展情况,对搞得好的县点名表扬,工作落后的县点名批评。同时,按片召开现场督导会,逐市逐县现场督查。通过督查通报,各地对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越来越重视,认识越来越高,许多市县党委或政府一把手亲自抓。如怀化市委书记彭国甫、永州市委书记陈文浩、郴州市长瞿海定期召开各县主要领导参加的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推动会,研究解决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工作。

五是严格监管。把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当作财政扶贫资金来管理。对于贫困户自主贷款的,规范操作办法和程序。实施分贷统还的,严格实行“三个必须一个禁止”,即信贷资金必须用于发展产业,贫困农户必须自主参与项目实施,农业经济组织必须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禁止将信贷资金用于简单的资本分成。并且建立扶贫部门、合作银行、扶贫经济组织三方共管账户,对信贷资金重点监管。省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重点项目跟踪制度,对200万以上的项目,纳入省级项目库管理,适时监管资金动态和项目实施情况。

创新工作机制切实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明确深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是扶贫部门与金融部门的本职工作,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力推进。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有序有力有效。

二是建立金融服务机制。省、市、县、乡四级均成立了金融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乡金融产业扶贫服务中心和村金融扶贫服务站三级工作网络,协调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三是加大考核力度。湖南省委、省政府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纳入了市县党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指标体系。主要考核贫困农户贷款覆盖率和新增贷款投放量两个指标,兼顾评级授信、风险补偿金到位、不良贷款发生率以及数据报送、政策宣传等基础性工作,进行综合评估打分。省农村信用联社将扶贫小额信贷考核纳入年度对行社的绩效考核内容,直接和各行社法人的工资奖金挂钩。四是营造良好环境。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增进干部群众的知晓度;明确金融诚信环境建设是政府责任,突出诚信教育,努力创造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扶贫小额信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