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式发展:农村金融变革之路

    进入四月以来,有关“互联网++”结合农村金融有关的消息层出不穷,京东金融和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都高调进军农村金融领域,面对互联网公司的冲击,耕耘农村市场的传统银行业见招拆招,也相继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4月2日国务院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要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紧密、为农服务功能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而该《决定》提出了一个重点就是发展电子商务:为了更好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此外,《决定》还特别指出,稳步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可依法设立农村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开展互助保险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供销合作社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开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试点,增强为农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与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设立担保公司。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按照职责分工,承担起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中国供销合作社——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巨无霸”再次被赋予了时代的新使命呢?让我们看一组数据:3.2万亿的销售额,连锁企业配送网点99.5万个,覆盖80%以上的乡镇和50%以上的行政村,小额贷款公司29家,担保公司65家,参股农商行或村镇银行24家……这样一个占有很大优势的地面网络,再加上对其金融功能的强化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将预示着这只沉睡多年的“雄狮”将被彻底唤醒。而这充分体现了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主旨精神。

    那么如何在农村金融领域真正让“互联网+”落地呢?总体来说就是融合式发展,即传统实体网络与线上平台的融合,金融服务的功能性融合以及一二三产业的链条式融合,这也是在农金服务供给与需求关系上融合了大数据、物联网、运计算等新技术,将上述技术与传统地面资源结合,做到很好资源配置。

    当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正在寻求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

    与此同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邹天敬也表达了融合式发展的意愿:“供销社在着力抓好电商组建平台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各级供销社与知名电商企业开展合作。只要是对农民有利,能够给农民提供实惠,就要大力合作。供销社愿意依托实体网点资源,与各类电商企业展开合作,共同形成为农服务的合力。”

    从上述分别来自传统体系和新型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代表的观点来看,实体网络与线上平台的融合是一种必然之选,同时,在农村金融的变革中,这样的融合将为农金服务形成重要的核心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其他的两项融合才有可能被推动。

    今年3月份在杭州召开的财富管理论坛上,蚂蚁金服的总裁彭蕾在阐述其金融自由化理念式,提出了金融服务的一站式是达成自由化的关键。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一定是金融服务功能的融合,这与彭蕾提出的一站式服务可谓同出一辙。如何才能实现这种融合呢?还是以消费者为核心,基于其行为数据的获取与分析,主动“推送”对其有益的产品及服务,这将是从需求的角度对金融服务资源的一种再配置。诚然,这必然需要从监管及法律层面给予必要的规划与支持。

    金融监管从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市场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指向。农村金融服务只有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围绕农村发展的需要,围绕农户生产、生活的需要进行变革,才可能被市场所接受,而与之配套的农村金融政策及法律体系的变革与创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特别指出了发展农业产业现代化,就必须做到一二三产业的充分融合,这种融合必将带来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方的整体变化。从近半年时间来看,各大产业巨头都纷纷“触农”,这些巨头都是来自其他产业,那么,其投入大量的资金只是对农业产业进行再造的一个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人才、资源及市场能力的植入与融合。由此,整个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服务供给方的变化将是一种必然。

    综上所述,融合式发展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和策略上,应该大量地用于实践探索与创新之上。这就要求无论是需求方,还是供给方都要本着开放、协同的精神进行优势资源及能力的融合,放弃不必要的竞争与对抗,最终力争达成我国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尽早实现。